C.III、I、IID.III、II、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解析】由图b可知,地质剖面图是XX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根据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的规律,可知II沉积岩层年龄大于I;III在I、II上面,且连续,是向斜东翼被侵蚀后地壳下降沉积形成的,形成的年代最晚。图示如下:【参考答案】B【例2・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例砂岩任桂面[S3(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高考真题回顾】【例1・2014年山东高考卷】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A.I、II、IIIB.II、I、IIII【参考答案】(1)B(2)B【例3・2018年北京高考卷】如图所示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h.:1|__|I\Ik-I石灰岩花岗拧断层侵蚀唧(2)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B.比花岗岩形成时C.导致现代河谷D.比侵蚀面形成时函沉积物固砂岩占石灰岩呈页岩叵花岗岩氐溶洞氓断层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参考答案】C[例4・2020年江苏高考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参考答案】(1)A(2)D【例5・2020年高考新课标III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VCOO舟住口a由QQQD0g②□pQ0QPUUJLUQDOC0DOOCN砂岩砂砾岩贡岩N断层亞砂砾石层匸口玄武岩弓灰岩三页岩U粉砂岩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D.乙、甲、丙A.①B.②C.③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断层,②为砂砾石层,③为玄武岩,④为灰岩。②③覆盖在岩层上方,可知其形成时期较晚。图中①断层切断了原有的岩层,可知断层形成在灰岩和粉砂岩之后,④灰岩为最先形成的岩层。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面地表相对平坦,可知该地表遭受了侵蚀。该地有断层出现,但下界面相对平坦广阔,可知该地地壳运动较为稳定,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地壳持续抬升和下降。【参考答案】(1)D(1)C【规律知识解读】☆☆☆【规律解读】三新三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