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08年10月份,省委、省政府将我市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市”。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提出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服务等“六个一体化”建设。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建设系统的工作情况。一、突出“四个重点”,促进统筹发展一是重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把全市城乡2246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解决城乡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用地布局、空间布局、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设施建设、政策配套等八个问题为重点,编制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规划了北部生态旅游、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南部钢铁加工物流、东部生态农业、中部都市经济区“五大产业板块”,和高XX县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覆盖全市市域面积,搭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通过新一轮XX县区、镇、村和居民点布局规划,将全市1070个行政村规划为480个新的社区居民点,在全市形成了“中心镇引领、重点镇支撑、市镇村联结、新型社区呼应”的城乡空间新格局。二是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网对接的要求,我们以城市道路和村村通油路工程为重点,加快城乡道路结构网络化建设,构建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镇连线、村庄连线主次互补的交通网络;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园林绿化水平为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了占地640亩的综合性植物园,在各乡镇驻地建设了占地10亩以上的中心公园和绿化广场,并通过河道沟渠两岸绿化及第1页共4页城市周边山体绿化,将城乡绿化有机相连,构成了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城乡森林覆盖率达到33.1%;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上一批节能环保天然气公交车,使城市公交线路拓展延伸到8个乡镇,城乡之间形成了公共汽车、公交客车相互补充的公交网络;逐步将热力管网和天然气管线向乡镇延伸,并完成了对农村集中居住区供暖供气的规划设计;突出了乡镇驻地主要干线和中心村亮化工程,将城市亮化沿城镇连线向北延伸至与章丘交界处,向南连通到了钢城,各乡镇驻地、中心村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每一个村都有了亮化一条街;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努力将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周边乡镇敷设延伸,在偏远乡镇逐步建设小型供水设施,目前村村通自来水率达到83%。同时在市区规划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计划在xx区、xx区、高XX县区、雪野旅游区和部分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天然气供气工程;以打造水系精品为重点,在完成65公里牟汶河、3公里孝义河治理的基础上,高标准治理了青草河,并对市区内其他河道沟渠进行了规划设计。在乡村,推进了全市58个小流域、295条河流的综合治理,巩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三是重点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按照城市管理职能向镇村延伸的总体要求,我们进一步健全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镇管理体系,着力实现城市执法队伍向乡镇延伸。在职权下放但不改变执法主体、转变职能又不增加乡镇编制的情况下,采取业务领导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2个大型企业内相继组建了执法队伍,目前基层执政上岗执法人员已达107人,使城镇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我们还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配套联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的模式,重点推进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通过“四个机制”的建立完善,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确定29家垃圾清运公司,按照每3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要求,全市配备农村保洁人员2696名,每天可清运农村垃圾近400吨,形成了农村垃圾集中治理网络,全市农村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镇村环境明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