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浩瀚广袤的宇宙,常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从寄托着人类飞天梦想的“嫦娥奔月”神话到今天的北斗导航系统,人类总是不断探索,要摆脱地球的羁绊去遨游太空.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人造卫星、太空望远镜、航天飞机和各式各样的空间探测器的发射,人类不仅认识到星系的大小、结构,实现了对星体的实地考察,而且为在更深层次上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人类今日对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根源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而万有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引力定律的形成又是基于人类长期对宇宙中地、日、月运行的探索.请你思考:对人类执著探索太空奥秘的精神有什么感悟?对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和意义有什么认识?你能为我国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你又能为国际和平利用太空空间提供什么样的建议呢?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课时6.1行星的运动1.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2.了解观察的方法在认识行星运动规律中的作用.3.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价值,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4.体会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会对描述自然和追求简单和谐是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的运动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两种学说(1)地心说: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②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③地球运动.(2)日心说:④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⑤太阳运动.(3)局限性:都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⑥匀速圆周运动,而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2.开普勒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⑦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⑧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⑨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⑩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⑪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a3T2=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3.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⑫圆,太阳处在⑬圆心.(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⑭线速度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大小(或⑮角速度)不变,即行星做⑯匀速圆周运动.(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主题1:探究“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焦点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地心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日心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日心说”和“地心说”哪个更准确呢?试举例说明.(4)“日心说”的观点是否绝对正确?解答:(1)托勒密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运动.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2)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3)“日心说”更准确.“日心说”之所以能够战胜“地心说”是因为很多“地心说”不能解释的现象而“日心说”能解释,就是说“日心说”比“地心说”更科学、更接近事实.例如:若地球不运动,昼夜交替是太阳绕地球运动形成的,那么每天的情况就应相同,而事实上,每天白天的长短不同,冷暖不同.“日心说”则能说明这种情况:白昼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而四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4)“日心说”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一个中心天体,而太阳系只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之一,所以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日心说”只是比“地心说”更准确一些罢了.知识链接: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不仅迈出了人类认识宇第六章同步书·物理(必修2)宙历程中最艰难而又最重要的一步,而且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