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管后备干部选拔充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借此会议之机,我就县管后备干部的选拔充实和市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工作作一部署说明。一、关于县管后备干部的选拔充实工作我县自2001年在全市率先实行零起点“公开选拔县管后备干部”以来,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有效的选拔、培养、管理机制。2005年9月,我们结合市县联动公开选拔工作,对县管后备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公开选拔,确定了315名县管后备干部,至目前已有67人得到提拔,现有248名副科级后备干部。按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办法和市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县委研究决定对县管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一次选拔充实。为做好这次选拔充实工作,县委专门下发了仙县委发[2007]28号文件,请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再明确四点:1、选拔人数。本次选拔充实县管后备干部60名左右,着重选拔一批自身素质强、能力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专业和年龄优势,以适应仙居“两个社会”建设的需要。2、选拔条件。本次后备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除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担任本县各乡镇、街道XX县区级机关各单位正副股级干部(教育、卫生系统包括县属中学、医院的中层以上干部),且任职时间在2007年5月1日前;二是大专以上学历;三是年龄42周岁以下(1965年5月1日以后出生);四是工作满3年(2004年5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五是身体健康;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可放宽到一般干部。3、选拔程序。选拔程序分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笔试、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等五个环节。各乡镇、街道XX县区级机关各单位根据选拔条件推荐1-2名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每个单位的具体名额都已做了明确分配,请各单位严格按照分配的名额推第1页共4页荐。各单位确定后备干部初步人选时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在确定人选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然后,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组织考察,并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后提出推荐人选名单。各单位要将《县管后备干部推荐人选基本情况表》等相关材料于2007年5月18日前送县委组织部干部二科。在此基础上,由县委组织部对各单位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推荐人选参加笔试,并根据笔试成绩确定考察对象进行考察。然后综合各方面情况提出拟充实后备干部建议名单,经县委常委会审定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名单确定后,以适当形式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4、具体要求。公开选拔充实后备干部,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工作要求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工作措施,各单位在民主推荐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扎实做好推荐工作。各单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思想的束缚,坚决遏制凭个人好恶、得失、恩怨选拔干部的错误思想和倾向。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为优秀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单位要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组织考察、经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推荐人选。推荐时还要充分考虑后备干部的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气质结构),同时,要注重推荐人选的素质,做到宁缺毋滥。第二,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工作。资格审查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各单位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关在前,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推荐,正确把握政策尺度。一是要对政治条件进行审查。重点把推荐人员的政治表现搞清楚。对那些政治立场不坚定、为政不廉、品德作风不正、工作表现不好的,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能推荐。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在处分期间也不能推荐。二是要对年龄和工作年限进行审查。年龄和工作年限以档案记载为准,身份证和档案记载不一致的,要以本人档案记载为准。对擅自更改年龄和工作时间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取消推荐资格。三是要对任职岗位和任第2页共4页职时间进行审查。任职时间要以任职文件下发的时间为准,不允许靠推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