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必要性(原因)经过:措施:根本目的:结果:(1)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意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成立:巩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0~1953年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中国存在的产业结构:工业农业商业重工业轻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分提供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产品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1.639亿吨49%9.3%棉130.4万吨193%53%钢135万吨754%46.2%煤6649万吨105%7.4%发电72.6亿千瓦时68.1%21.9%原油44万吨272%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公斤4公斤538.3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千瓦10.9千瓦2949千瓦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2.37公斤2.76千瓦时中国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4公斤10.9千瓦时印度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538.3公斤2949千瓦时美国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怎么样的经济情况?材料一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基本任务: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完成情况):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下.意义: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1953年—1957年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25%,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9%。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个飞架制造厂大型轧钢厂鹰厦铁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鞍山沈阳长春武汉新疆四川青海说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思考问题: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共同纲领》1949年9月制订的《共同纲领》,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在建国初期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这就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新的规定.为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内容:性质(意义):总结:“一届人大”的召开,《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见右图)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馈练习1.下列描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我国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C.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D3、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大跃进”运动之后4、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5、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