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去过上海世博会吗?那么你们去过哪些馆呢?老师也去了世博会呢!我参观了中国馆,西班牙馆,其中中国馆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中国馆浓缩了我们中国的精华。今天,老师也想带大家去参观中国馆,好吗?出示一系列图片,最后呈现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这是一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它位于中国馆“东方足迹”展区内,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你想知道为什么这幅画能作为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吗?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能知道答案了。2,今天我们来学习20课《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完成这个课题。3,知道名扬中外的意思吗?能不能给它换个近义词?这么有名的一幅画,谁能把它读的更有名?二,初读课文1,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这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先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自读要求来朗读课文。2,出示资料卡提示:画名有没有写上书名号理解长和宽汴梁正音以上这些信息你是通过读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对这幅画的总体介绍。3,课文接下来用3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幅画的内容,那么这幅画到底画了什么呢?(提示:可以找找段落中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A,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500多个。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500个相当于我们班小朋友的10倍。这么多人我们一个个看过来都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是把它画下来,肯定花了很多功夫。带着你的惊叹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那么到底画了哪些行业的人呢?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还有其他行业的人,你觉得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画在上面呢?)小小的一幅画,承载着三百六十行的人,那画家得下了多大的工夫啊!这幅画真了不起!让我们再来夸一夸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B,还画了什么?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你从哪里看出热闹?a,店多。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知道作坊是干什么的吗?(手工业制作或加工的地方)正音b,除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有什么?还有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出示:走在街上的——溜达。我请男孩子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这可真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啊!让我们也来模仿课文的句式,来描写一下形态各异的人。课文也正是运用了这种句式,描写了形态各异的人,这些人和热闹的街市,都浓缩在一张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的纸上看,你感受到了什么?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还有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画家的画技高呢?出示句子:画面上的这些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黄豆那么大的人看得见吗?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啊!带着你的欣赏和赞叹再来读读这句话。C,还画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指名读,其他小朋友找动词并把它圈出来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就是这个乘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乘。你知道什么叫一剩轿子吗?就是前后四人抬的轿子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动词?在提到拽的时候,相机指导什么样叫拽住?做一做动作。就是非常用力的拉住。什么叫惊扰?因为受到惊吓而被打扰。比如说当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妈妈叫我起床了,我就被惊扰了,只好起床了。像又踢又跳这样又A又B的词语你还能说一说吗?小朋友们真棒,把所有的动词都找出来了。是啊,就是这么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连技术高超的摄影师也未必能抓拍到,张择端的画却表现出来了。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对他说一句:出示:张择端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像这样的场景,这幅画上还有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再次齐读。板书总结:这么多的人,这么热闹的街市,这么有趣的桥北头的情景,还有很多我们书上没有描写到的场景,都活灵活现,趣味十足地尽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里,所以看到它,我们就仿佛来到了800多年前的汴梁古都,难怪课文在结尾里这样说。三,升华主题a)出示最后一段话,齐读b)难怪历史学家评说这幅画是一部反映当时生活的百科全书。真不愧是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课堂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