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择、厘”等 10 个生字。理解:作坊、溜达、一乘轿子等词语。 2.对比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 3.沟通读后感受,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质疑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叩响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访问了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认识了神话传说中的英雄盘古;还欣赏了建筑艺术珍品-----赵州桥,今日学习的课文将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了不起的古代绘画。 板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哪个词让你感受到这幅画的了不起“名扬中外”能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名扬中外的画一定让人惊叹,读题,读出这种感觉。看到课题想了解什么 导入:同学们的求知欲真强!不过,今日的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要求同学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自学课文,有信心吗 二、问题探究 1.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排火车读 4..出示:都城作坊溜达一乘轿子 师:这一组词既有多音字,又有轻声的。谁能读准它们(指名两生读)(齐读一遍) 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理解: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老师小结:你看只要你做一个学习中的有心人,这样的词语就难不倒你。 三、解疑分享 1.学习第一、五段 师:课文已经预习过啦,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通过读书,都有了哪些收获和认识 首先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真会读书,还了解到了大小。同学们说的这些年代、作者、大小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对这幅画的总体介绍。板书:总体介绍 除了这些,从最后一段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老师想请你再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下。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生读) 师:通过画还能看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师:其实这一小节告诉我们这一幅画的历史价值。 (板书:历史价值) 2.学习第二三四段 师:从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 2、3、4 自然段。出示要求 (生默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