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瓦楞纸>>废旧的苹果箱、啤酒箱等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它,但他们平时不会刻意地去观察它,甚至根本没有想到利用里面的瓦楞纸制作一些有趣的东西。本节课,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纸箱中粗细不同的瓦楞纸,通过观察,了解瓦楞纸的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别,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路对比、背景对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学生分析学生非常喜欢上美术课,表演欲望强,在此之前已接触过彩色纸的剪贴,并能用工具进行简单的剪、贴;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已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愿意与小组同学进行合作但是瓦楞纸与彩色纸比较毕竟有很大的区别,怎样利用瓦楞纸的特殊性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设计理念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瓦楞纸的纹理特征及其与普通纸的区别。能力目标:收集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指导学生用剪、刻、撕、卷等多种方法将瓦楞纸制作成装饰作品。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纹理对比,背景对比。教具准备:课件,具象和抽象的瓦楞纸作品,立体的与平面的瓦楞纸作品,纹理粗细不同的瓦楞纸,各种硬纸、美工刀、剪刀、双面胶。学具准备:瓦楞纸、美工刀、剪刀、双面胶以及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课前准备:自带一块硬纸板。剪刀、双面胶,放在每组的抽屉里。每组桌子的旁边放一个纸箱,纸箱里放瓦楞纸。每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纸盒。课前交流:和学生谈心,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超级变变变出示瓦楞纸做的蝴蝶、恐龙、鱼、花瓶揭题:神奇的瓦楞纸二、新授:1、出示蝴蝶讨论是怎样做的?学生发言2、老师已经把一个翅膀做好了,另外一个翅膀谁来做?学生上黑板尝试,教师引导总结制作步骤和方法:撕、贴、抠、挖……三、欣赏:欣赏多种形式的作品站立的(花瓶)、壁挂的(鱼)、拼拼插插的(恐龙)……四、学生尝试作业要求:动动手把我们手中的废旧的瓦楞纸变腐朽为神奇!做出属于自己的原创艺术品!展示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夸一夸!五、拓展瓦楞纸在生活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