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三案设计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山海经》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1-10-19主备人:刘丽红审核人:靳敏勤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2、研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围绕信客重点写了哪些事。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性,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检测: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跋涉()执拗()天穹()噩耗()猝然()焦灼()晦气()伎俩()颠沛()吊唁()嫉妒()文绉绉()唏嘘()()2、根据拼音写字词:è()耗昏jué()jié问()时máo()连声nuònuò()倔强()自主探究: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信客的一生,并从文中找出事例用心体会。3、讲述信客的故事(1)、请你在文中找出叙述信客的重点事迹,并分析这些事迹表现了信客怎样的品性。(2)、选取最感动你的事迹,讲述信客的故事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记一记。分别概括四部分的内容。边读边在文章旁边相应的地方,进行概括。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出走十五年》、《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山居笔记》。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2、从这些事件中,你发现阿长是个怎样的人?3、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是对阿长怎样的感情呢?4、朗读“阿长买《山海经》”部分,思考:(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物。”为什么这么说?5、你觉得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6、我的发现。结合具体的文章片段。找到文章中的依据。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片段,边读边思考。可以从语言、材料的组织上分别入手。阿长是个很不幸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对阿长深深的怀念。(1)我想“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本书,更何况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他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是,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了起来”,“这使我又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是,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还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因为这书不仅是“我”渴慕的、过于念念不忘的,而且还代表一种热爱和关心。1、欲扬先抑本文要表达的是对阿长的深切的怀念,但是却在前文一直写对阿长的讨厌、憎恶。2、详略得当详写“阿长买《山海经》”一部分,因为它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3、描写传神例如“在床上摆成个人字”、“切切察察的样子”、“元旦前夜的细致交代,元旦早晨的现实惶急而后的欢喜”描写十分传神,是人物特点非常突出。合作交流环节1、对上述自学问题进行交流。3号同学先说。2、其余同学补充。3、小组总结汇总。3、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作者在写这篇回忆性散文时,已经46岁了,阿长也去世30年了。展示点拨环节1、1、梳理文章事件要有条理,语言尽量简洁。2、2、分析人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