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年度工作要点**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年,是“江苏统计改革创新年”,同时也是苏州统计调查全面加快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之年和关键之年。**年全市统计调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全省统计“六个体系”建设和“六个创新”要求,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努力构建“大统计”格局、全面完善“大服务”体系,在加速推进经济普查、力保“圆满完成”上有新业绩,在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力求“精品服务”上有新成就,在加快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力促“三个面向”上有新突破,在加固统计规范化建设、力推“六位一体”上有新提升,进一步增强数据质量的保障力、统计要求的执行力、改革发展的创新力、推动工作的凝聚力和政府统计的公信力,确保苏州统计调查工作走在行业前列,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三区三城”建设提供统计保障,为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作出新的贡献。**年苏州统计调查要突出四个“紧紧围绕”,着力抓好17项重点工作:一、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主基调,有效提高统计服务发展的精准度和满意度。要进一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马建堂局长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统计工作重要论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统计保障》重要撰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稳中求进主基调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等发展导向,紧跟发展大局谋事、紧扣工作布局干事,切实提高统计服务发展的精准度和满意度。3.强化统计调查服务。要注重发挥统计调查工作在群众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决策调控与管理服务间的信息参谋第1页共6页作用,在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方面的抓手作用,坚持以多元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广视角、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式统计调查服务体系,积极探索运作市场化、队伍社会化、技术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统计调查新模式。**年要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安排,结合苏州工作实际,重点做好我市第二次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突出做优组织工作满意度、作风效能大家评等品牌化项目,深入做强党政、部门委托的各类调查项目,着力提升统计调查在紧急性需求中的快速反应力、专向性工作中的直接上报力、趋势性调查中的整体代表力、问题性探究中的敏锐洞察力和建言性意见中的决策参考力,整体提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调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强化专项资料服务。要进一步完善《苏州统计年鉴》、《苏州统计月报》、《市情市力》、《年度统计公报》资料内容,根据服务需求,增加反映新兴产业、环境监测、增列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结构指标数据,重点监测统计指标数据等;要进一步完善“统计分析”、“信息快讯”、“调研专报”三大内部统计资料平台,按照“短平快”和“高精尖”相结合的原则,创优各板块资料特色风格,提高领导决策参阅的转化率和批示率;要进一步优化市重大会议、重要文件、重点工作的统计服务,充分彰显统计综合管理地位和作用。二、紧紧围绕查准查清查实数,不断增强做好经普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经济普查方案要求,**年经普任务更为繁重,涉及正式登记、数据处理与评估、资料开发等核心环节。为此,各级普查机构要紧紧围绕查准总量、查清结构、查实单位的要求,做到圆满完成的目标再坚定,连续作战的干劲再提振,加速推进的力度再强化,切实增强做好经普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摸清苏州家底,取得管用、实用、好用的经普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升级、推动苏州发展作出积极贡献。5.一鼓作气抓好正式登记。**年1月1日,经济普查进入正式登记,这是普查工作的核心,也是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难度最大的一场战役,直接决定着整个普查工作的成败。全市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攻坚一个月、决战一季度”的要求,全第2页共6页力以赴、克难奋进,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争取最大的行政推力,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查指导工作,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