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三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打算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第1页共25页《古诗两首》这一课支配了唐代宏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依据本组教材支配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概。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好像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第2页共25页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其次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行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呈现了生动美丽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美风光。《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第3页共25页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壮美,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依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悟诗意,进入诗境,品尝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二)体会思想感情,培育对诗的初步感受实力,培育酷爱大第4页共25页自然、酷爱祖国的情感。(三)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和默写课文(课后要求两首古诗任选一首默写,可在其次课时再让学生作选择。)五年级了,学生对学习古诗已不再生疏。依据学生实际,我认为理解诗句含义,精确说明字义,合志向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感受祖国风光的壮丽,应当做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就是通过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二、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幻灯、挂图、第5页共25页录音机、课件等)直观教学法,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尝试教学法,如绘画、配乐呤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来体会诗中的景象,以此来落实重点。并用举一反三法来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更加宠爱祖国语言文字,更加酷爱祖国,以此来突破难点。2、学法。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读读讲讲,做尝试的练习,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三、教学程序这首诗的诗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就从这一处入手,第6页共25页我设计了“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迁移运用”这一模式作为教学步骤。下面,我就侧重地作个解说。1、诗人解题意。我首先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导入,(幻灯出示诗句和插图)学生肯定特别熟识,这首诗同是李白所著,又是从“望”字着眼,这样让学生结合回忆导入新的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当中,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学问的联结点,为学习新课作平稳的铺垫接着(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依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第7页共25页对李白诗人的了解,对课题的说明也自然明白。2、抓字眼明诗意。①小组合作通读全文,感知古诗。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幻灯出示插图)自学古诗,相互探讨。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断、开、回出等)探讨、品尝,领悟诗意,这是本模式中关键的一步。字词是古诗肌体的“建筑材料”,只有体会词义的丰富性,才能创设想象的氛围。第8页共25页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