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心得:从《狮子和鹿》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VIP免费

课堂心得:从《狮子和鹿》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_第1页
课堂心得:从《狮子和鹿》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_第2页
课堂心得:从《狮子和鹿》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_第3页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堂心得:从《狮子和鹿》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相逢恨晚,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小语三班活动使。盼啊盼,终于又迎来了我们小语三班再次的集中活动,我们怀着相同的目的聚在了一起。这次我们短期集中活动的内容是,王巧玲老师和张利老师进行的同课异构,这两位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狮子和鹿》。从一开始我知道这次讲课的题目时候就觉得挺诧异,这样的公开活动难道不应该精心选一篇精度课文么?这次为什么随随便便的选了一篇略读课,领导们也太不上心了吧,一篇略读课有什么好讲的,我怀着这样的疑问去听两位老师的课,现在觉得这样的想法真是愚蠢啊。两位老师把一篇略读课文讲出了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风格,因此,我这次的课例分析仅从“略读课到底该怎么上”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相信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会列入考试的范围,所以造成了很多老师重精读,轻略读的一种现象。但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而我们学习语文,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么?所以说,略读和精读都同样重要,它们都是阅读的基本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那略读课到底该怎么上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王巧玲老师的做法。首先来看王老师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这两个学习目标都设定的非常好,完全没有拔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能使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去体会到课文所讲的道理呢?王老师使用的是对比法,通过详细讲解遇到狮子之前和遇到狮子之后,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做对比,从而体会到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对比法固然是好的,但王老师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有点放不开手脚,完全把这篇略读课当成了精读课来讲,出示生字词,多音字,出示重要段落内容,出示鹿对待自己角和腿的态度,最后,连这篇课文告诉大家的道理也是王老师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诚然,王老师在本课有些做法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总结课文内容并填空,这道题就开动了学生的脑筋,让学生主动思考本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比如,王老师最后留的续编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故事的作业,完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体来说。王老师这次的表现像一个妈妈,想交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章末节,但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接下来我们看张利老师,她采用了完全相反的讲课方法,出示完学习目标之后,让学生三读课文,首先是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接着把生字词带进去再读课文,最后是默读课文,通过一张表格让学生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最后通过一个课堂检测,让学生自己总结这篇课文所讲述了什么道理。从表面上看,张利老师的授课方式更像是略读课的授课方式,但实际来说,张老师讲的内容也有点多,并没有真正做到大胆放手让同学们自主学习。王长丽主任总结的非常贴切:“王巧玲老师是完全把略读课当成精读课来讲了,而张利老师好一点,但讲的也有点太多。那略读课到底怎么上才会让人觉得是恰如其分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查阅资料,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一、明确略读课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略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对略读课文的阅读学习中,培养略读的能力。随着学段的递增,对于学生的资助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略读课文就是锻炼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检验自身阅读水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是为了不教”,略读课文更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