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抗日战争给当代青年的启示抗日战争胜利了,他带给我们当代的青年什么样是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给当代青年的启示,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抗日战争给当代青年的启示和意义追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教训,用民族过去的失败和成功来指导今后的生活。抗日战争到今天已过去60余年,但因为日本政府的百般抵赖使得两国摩擦不断。日本政客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东亚人民的感情,篡改教科书污曲历史。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场战争,表明了我们不忘教训的态度,也能让我们的青少年知道祖辈的付出,更珍惜当下的生活。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日军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并向关内进军由于东北义勇军的牵制日军主要精力指向关外,与国民党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全面侵华赢得了时间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准备)。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标志着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此后,不到一年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保守估计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向盟军投降,同时下令所有日本军人停止一切战争行为。中国因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持续八年,双方投入兵力数百万,前后共进行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厮杀。贸然谈论不免以小失大,今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些我的浅薄陋见,这些也是我作为90后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最直接思考。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一是国民党的功过问题。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国民党是民国政权的执政者,也是抗战的主要组织者。但其在抗战初期的绥靖政策几乎陷全民族于死地,甚至有资料显示其政权核心蒋介石靠着出卖民族在东北的利益换来日本人的支持,在军阀战争中得以上位。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更是试图同胞残杀,妄想转移国内压力,打击共产党领导下的正义抗战力量,幸而最终蒋在西安自食恶果,被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并在共产党帮助下建立涵盖全国各民族与阶层的抗战统一战线。抛开起抗战目的不说,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付出与功绩是巨大的,有资料显示------可见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主力军,是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抗日者,我们应当肯定其功绩。令人心寒的是国民党老兵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未受到公正的待遇,许多老兵没有办理军人凭证,在建国后屡遭批斗和打击,甚至于沦落到讨饭的地步。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是大为不利的,跑开政治立场不说,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优待。第二是抗日战争对当下时局的影响。当下的中国要想崛起,中日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中国要想获得优良的外界崛起环境,中日关系必须要实现正常化,如今中日的交往正如日本的国情--“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中日文化渊源深厚,相互经济贸易量巨大,且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但两国却有着极不稳定极不成熟的政治互动。我们可以看到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来不断有双方领导人的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一类,但两国关系始终晴雨不定,时常受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等岛屿争端影响。这对于中国的崛起是极为不利的,中国对于日本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战争,而是以绝对的实力优势去征服。若中日开战,那必定是与他人有益,且两国之间将再无宁日,增添更多无益的历史仇恨。这很考验我们的当政者对于人民情感的引导以及国际博弈的手腕与技巧,源于中日间巨大的历史仇恨,中日关系的走向也是接下来我们时代最值得关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