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良好党风推动发展大业党的十七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闭幕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并结合各地实际,形成了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群众收入进一步提高的喜人局面。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模范先行者,只有率先解放思想、善谋实干、扎实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快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的推进,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党员干部必须以良好的党风作为保障,传达好上级精神、落实好具体政策、提供好公共服务、解决好群众困难,把法律法规及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执行和操作好,确保法律和政策到了基层到了群众手里不变形、不走样,确保群众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顺利前进。所以,树立良好的党风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如何才能塑造良好党风呢。一要体现执政为民的本质。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必须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要在遵守《宪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用权,做到依法用权、按职用权、有效用权、谨慎用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重民意、察民情、听民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贯彻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和思想路线,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依据;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扎扎实实推进就业再就业、社第1页共5页会保障、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民生工程各项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各项事业。二要坚持胸怀全局的理念。国家发展,无论是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等等,都是一个整体,党员干部任何时候必须同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要着眼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站在对党、对国家、对历史、对地方、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高度全盘考虑、统筹谋划;要有超前的思维,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立足当前更要立足长远,既统揽全国更要走向世界;要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拓展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面、面对复杂情况、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既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又因地制宜地找到应对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既要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更要不失时机抢抓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务必无条件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既要防止为了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而牺牲国家整体利益的现象,也要杜绝为了当前利益而破坏环境、滥用资源能源等牺牲可持续发展长远利益的行为,确保经济社会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三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求真务实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空抓。抓好落实,发展大业就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难以变为现实。面对知识经济奔腾而来、国际分工日趋细化的发展趋势,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把求真务实的精神熔铸到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增强发展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继续快速平稳增长。要紧密联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伟大实践,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