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案例噬菌体1958年某城市炼钢工人不慎大面积烧伤,并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使用了当时仅有的几种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后经某医学院分离出此菌,并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思考题:噬菌体治疗后获得明显疗效的相关机制及其此案例给予的启示。答案: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使用了当时仅有的几种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因为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了。而最后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是因为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病毒,而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噬菌体只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裂解和杀死的功效,而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噬菌体,通过吸附—传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的过程是最终的细菌死亡。所以最后铜绿假单胞菌死亡,病情得到康复。金黄色葡萄球菌2006年10月11日,广东省某大学附属小学在课间餐后,有185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显,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取呕吐物及剩余食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镜下查见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普通培养基培养可见圆形、中等大小、金黄色菌落。思考题:1,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何病?由何菌引起?2,如何防治?答案: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显,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机体的伤害表现。防治:防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耐药性产生防止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手部充分消毒治:皮肤创伤及时处理、脓肿引流等药敏试验链球菌李某,男,16岁,因发烧、浮肿、血尿入院。自幼时常咽喉痛、发烧,曾因心脏杂音卧床一个月。入院前3周又因咽痛发烧而注射青霉素数日,症状消失,入院前两日高热,血尿。查体:T39℃,血压稍高,眼睑及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ASO抗体800单位尿,RBC+++,尿蛋白+++。思考题:1.本病怀疑为什么疾病?2.从微生物学角度应进行哪些检查?3.此致病菌致病物质有哪些?引起本病的机制?答案:(1)因为刺激机体产生抗体ASO有血尿和RBC+++,尿蛋白+++(抗O)肾小球肾炎(2)抗“O”试验(ASOtest):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和掉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清晰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3)致病物质1,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2菌体细胞壁参与致病的主要成份:M蛋白、粘附素、荚膜3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1)链球菌的某些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引起Ⅱ型超敏反应。(2)M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Ⅲ型超敏反应。肺炎链球菌男,20岁,学生。酗酒后遭雨淋,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听诊,左肺下叶有大量湿性啰音;触诊语颤增强;血常规:WBC:17×109/L(4-10×109/L);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经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X线检查,左肺下叶的大片致密阴影缩小2/3面积。于入院后第7天自感无症状出院。思考题:1、患者发生了什么疾病?2、从微生物学角度应该进行哪些检验以确定诊断?答案:(1)大叶性肺炎(2)标本:痰液、脓汁、脑脊液,直接涂片镜检:G+,矛头状双球菌,有荚膜,分离培养与鉴定:血平板→可疑菌落→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动物试验(有毒力肺炎球菌高度易感小鼠,24h死亡,甲链小鼠不死亡)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脑膜炎奈瑟菌患儿,男,5岁。发热伴头痛,呕吐2天,服用退热药及抗生素后,症状无改善,头痛加剧,自诉颈部痛,烦躁。入院时喷射状呕吐,体温39°C,神志尚清。右眼结膜及全身皮肢有针头至绿豆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咽部充血,颈强直。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取沉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思考题:1.引起本病最可能的病菌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