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心得XX县区中医院段永志我们周围突发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20XX年的甲流感事件。近年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多起伤医血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的建设,制定了许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突发事件的特点是事发突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一旦不能及时果断地控制局面,让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处理突发事件很难,难就难在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处理突发事件也很硬,硬就硬在它是一个硬活儿,需要硬本事。一、要沉着冷静,迅速控制事态。首先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素质,一定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决策,指挥得当。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公众以信心,起到稳定人心、稳定局势的作用,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使处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要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在控制事态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坚持心理控制法、釜底抽薪法和组织控制法,多措并举。所谓心理控制法,就是领导者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沉着。如果领导者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釜底抽薪法适用于有组织的社会事件。因为参与突发事件或者被卷入突发事件的群众,大都事出有因,一般都情绪激动,一触即发。因此,领导者和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定不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首先要弱化对方的内聚力。在弄清情况的前提下,掌握对方的目的和行为的破绽,作为分化、化解对方的依据和突破口。通过强大的宣传和舆论攻势,一方面揭露事件策划者的目的和不法行为,抓住他们言行不一的地方和幕后活动的事实,指出他们行为的实质。一方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出事件继续下去的严重后果。要通过论理缓解气势。社会性第1页共4页事件的发生,参与者总是希望达到一定的目的,因而总是希望同领导机关正面接触。领导者要充分利用参与者的这种心理,通过必要的接触面谈,缓解紧张气氛,控制事态发展,从中发现事件的起因和性质。在接触和交谈中,既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又要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深明大义,晓之以理,示之以害,揭露少数别有用心者,教育团结大多数群众。组织控制法是指在组织内迅速统一观点,使大多数人有清醒认识,从而稳住自己阵脚。比如对社会性突发事件,一方面要在组织内部和广大群众中迅速进行正面教育,使大多数人有个清醒认识,稳住自己队伍的阵脚;另一方面要迅速查清突发事件的头目,予以重点控制,也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这样事态才不会继续扩大。二、要找准症结,标本兼治。控制事态使其不再扩大不是事件的真正解决,只是事件处理的开端。重要的是利用控制事态后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地掌握事件的各种情况,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事件的症结。首先要收集事实。因为事件的原因和实质不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尤其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它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只有大量地收集事件的各种现象,才能从中分析出事件的原因和实质。所以领导者必须在超常的情况下进行超常思维和运作,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准确掌握大量现象和事实材料。其次要坚持标本兼治。一般来讲,突发事件的处理时间比较仓促,要达到立竿见影,迅速控制局面的效果,有时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但是为了事态的稳定和事件的彻底解决,还必须在治“标”上下功夫,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最佳效果。三、要反应快捷,果断解决问题。首先,要组织周密。在这个阶段,领导班子必须团结一致,共同组织对付突发事件。主要领导者要协调好班子的思想认识,保持高度统一,使领导班子成为坚强有力的指挥部。然后,层层落实责任,人人承担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有时需要从关键部位,单刀直入;有时则要从其他部位入手,迂回作战。要注意针对不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