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拔中心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桥头乡中心小学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桥头苗族壮族乡是XX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滇东南,位于河口县城东北部,距河口县城78公里,全境多温暖带(海拔800米至1100米之间)。国境线长81公里,通往越南的陆地口岸有纸厂、老卡两个省级口岸,有2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国境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防战略地位和对外通商口岸的优势区位。全乡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长,总人口16988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全国人口9003人,占总人口的53%,居住着汉、苗、壮、瑶、布依等13种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77%,桥头苗族壮族乡是一个集山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为一体的边境乡镇。桥头乡的教育发展将会影响着桥头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增强素质、树立形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义务教育基本情况。1、全乡有9所完小,11个教学点,2008年度有教学班78上,在校生1627人(含159人难民生),其中女生804人,少数民族生1317人,少数民族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0.95%。2、全乡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74人,后勤人员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96.95%。3、全乡校舍建筑面积17887平方米,生均占有10.02平方米。二、教育投入情况。桥头乡是个大乡,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桥头教育的发展状况,2008年在各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投入:1、投入108万修建桥头乡民族小学综合楼,属中央危房改造。2、投入93万修建老街子小学综合楼,属中央危房改造。3、投入42万修建189小学教学楼,属中央危房改造。第1页共4页4、我校购中心校用一体机12200元,更换桥头民族小学、羊棚小学门窗13900元,修竹林寨小学、簿竹箐小学档墙15195元,修建老汪山小学饮水工程31000元,打制学生课桌椅39900元,购中心校少先队鼓号、队服9230元,拔给各村完小校舍修缮资金约15000元,为学生交校方责任险8965元等。三、“两基”成果巩固情况。桥头乡“两基”工作自2000年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以来,乡党委、政府继续加大“两基”巩固提高力度,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制定“两基”巩固提高措施和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果:①层层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初,乡政府都要与各村委会、中心校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要求乡党委、政府挂钩联系的领导干部和各村委会挂钩联系村民小组干部,把辖区内的学生入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年度工作考核。若因学生学习困难辍学的则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②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送子女入学的责任。③实行动员学生入学“四步骤”。第一,每学期前,由学校组织教师对已掌握的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动员,使之能按期入学。第二,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还未到校的由学校安排老师进入村户、调查、动员。第三,经学校动员仍未入学的学生,则由学校提供未入学学生情况报乡政府,乡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负责挂钩联系村组干部进行再动员。第四,对个别工作难度大的,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义务教育执法队,重点出击,依法采取行政措施,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入学。④国家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增加和投入,解决了我乡儿童少年因贫困而入学难的问题。⑤“两基”工作中完成的主要指标。2008年有小学在校生1627人,适龄儿童1602人,适龄儿童在校16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人口413人,初等教育完成率99.52%,初第2页共4页中在校生1092人,初中入学率99.91%,17周岁人口3432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49%。⑥全乡有青壮年人口11075人,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11044人,非文盲率为99.72%,15—24周岁人口3672人,非文盲率100%。四、教育工作基本情况。我校坚持党的教育教学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培养“四有”新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抓“三风”建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