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_1鸟的天堂(网友来稿)文满湘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以下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人喜爱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本人见解的才能。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舞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本人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爱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答复)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模样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本人读了课文后感受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点打上咨询号。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点留意纠正读法。2、谈本人读的感受。3、提出本人不理解的地点。互相交流。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如何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板书:18、鸟的天堂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过程:课前板书课题。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1’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确信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欢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如今,你们确实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确实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爽朗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咨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协助理解。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喧闹)对,这确实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四处都是鸟声,四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5、学生读完后咨询: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设你确实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爱这个地点呢?让我们将本人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拢。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爱这个地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爱这个地点。从哪些地点能够看出来。2’3、班级交流。(树大、美)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协助学生理解。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协助学生理解。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D、假设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咨询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抖”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联络上下文理解。缘故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