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要求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消灭,使学生记住达一国耻,加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么样围绕这一重点表达的。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难点、关键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双,理解它消灭的通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课时划分四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理解圆明园的辉煌。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学习课文生字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材料的搜集情况。同学们.谁去过圆明园或是从其他方面理解过圆明园?请你向大家作个介绍。(板;圆明园)(最好课前就展示介绍圆明园的录像或图片)(圆明园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曲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部,始建于l709年。清朝的历代皇帝都不惜代价,对圆明园进展扩大营建,通过150年的运营,圆明园的总面积达5200亩,比颐和园还大驼o亩,成为当时世界最精巧壮观的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圆明三园中共有著名景点loo多处。每一景点中又包括许多殿、堂、楼、馆、亭.树等建筑,变化万千,兴趣无穷。清朝的皇帝都喜爱在因中居住,他们为了便于本人玩赏,把不计其数的珍宝、古董字画、外国进贡的珍稀扎品等都珍藏在圆明园内,因此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侵略者对他们在第—次鸦片战争中捞到的好处还不满意,又成心制造事端,于1856—1860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园明园,消灭了圆明园。)生介绍完之后将课题补充完好,加上“的消灭”。二、自由读文,划出生字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学习,也可互质疑,师生共解疑。三、检查自学情况。1.师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音:损(sǔn)失宏(hóng)伟玲(línɡ)或(huò)剔(tī)透销(xiāo)毁侵(qīn)略形:捐()幻()博()损()幼()搏()2.指名逐段朗读,评价,正音。四、课堂练习1.书写生字,并组词语。2.带着“预习”提示和课后咨询题自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初读,导入精读。(齐读课题)1、检查初读,小结整体感知课文情况。①上节课,教师组织大家按“预习”自学了课文。通过自读,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些什么?(抽生汇报)②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已经明白:课文围绕课题中的“消灭”介绍了圆明园消灭前的辉煌景观以及被消灭的情况。请告诉教师,课文讲圆明园的“辉煌”是哪几个自然段?讲圆明园被“消灭”是哪几个自然段?③教师还请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找出文中直截了当赞美圆明园是一座什么园林的三个句子,你找到了吗?大家来读一读。(生汇报,屏幕出示)A、圆明园是“一座举世出名的皇家园林。”B、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C、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师设咨询导入阅读“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部分(2、3、4自然段)。圆明园的举世出名(板书),主要在于它的园林建筑艺术和它丰富的珍藏。那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屏幕出示两咨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咨询题深化阅读课文2-4自然段。二、阅读2-4自然段,充分感受圆明园昔日的雄伟壮观。(一)导读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建筑艺术的?(位置和总体规划)2、那么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圆明园总体规划的特点?(板书:众星拱月)“众星拱月”般的规划终究是什么模样呢?请看(出示多媒体画面,介绍圆明园规划上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的2、3句,想一想“星”在这里指什么?“月”在这里指什么?(这句话用众星围绕月亮这一优美的比方,形象地描绘出圆明园壮观、巧妙的规划特点。)3、导入阅读第3自然段:圆明园的总体规划是如此精巧,园中的景物那就更诱人了,让我们一起到圆明园中去走一走,游一游吧!(三)导读第3自然段。1、配乐欣赏。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想象圆明园的美景。(按第三自然段的三个层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