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赤壁--杜牧VIP免费

赤壁--杜牧_第1页
1/11
赤壁--杜牧_第2页
2/11
赤壁--杜牧_第3页
3/11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锈蚀,拿来磨光洗净还能认出他属于过去的朝代。折戟: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销:锈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曹军的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这两个绝代美人,就会被曹操抓走锁进铜雀台。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时值东南风大作,火乘风势,尽烧北船。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点评•诗的前两句借折戟这一历史遗物•引发对前朝人物的和事件的慨叹•,这是交代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提出假使不是“东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式将完全改观。诗人在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机遇的同时,也在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施展。诗作主题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吐露心中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兴感之由议论感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