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的教案一、教学目标二、(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三、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四、(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五、(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第一课时一、导入: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读。(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三、读句子导新课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白鹅》。2、快打开书,小声读读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2~3人)生:高傲的白鹅。生:非让人侍候不可的白鹅。生:厉害的白鹅。3、师:刚才好多同学提到了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这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丰子恺先生的感受。[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师:谁来读一读。4、解释:“好“字。刚才你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个“好”字,那你能换一个词来说说它的意思吗?(特别、非常、很,的的确确、十分……)师:对呀,这真是一个特别、非常、十分高傲的动物,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吃相]你是从哪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三、感受白鹅“傲”体会作者“情”这节课,我们就将从这三个方面一起去感受白鹅的高傲。(一)叫声:(第3自然段)1、师:首先,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白鹅高傲的词。从这个词你仿佛可以看见白鹅当时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就写在这个词的旁边。(读完了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象写在旁边或者用图画来表示。)生:围绕一个词语,展开想像,理解鹅叫声的高傲。师: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鹅的高傲?2、“厉声呵斥”:是啊!平时都是人去呵斥别人、或者小动物,可这是白鹅呵斥“人”,都倒过来了,多高傲啊!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吗?“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还想体会哪个词,谁来说说?想象它说话的语气怎么样?有点凶是吧,那再试试。师引读,重点体会“凡有、必然、甚至”。你听出了什么?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句话,好吗?你能这样的想象,心中、眼中就有了这样的事物,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读这句话,好吗?再回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一员了,除了主人,谁也不能进来。多么的勇敢、尽职呀!3、总结叫声的4字词语。师:你们看,光叫声,丰老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课件]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4、师:在这严肃郑重的叫声中,透出一份高傲,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全班齐读。5、师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二)步态:(第4自然段)1、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2、生汇报。师:什么是“净角”?“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你们见过净角出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净角出场是什么样?[录像:净角出场]师:看清楚了吗?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净角出场时的样子呢?我们的大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净角出场一样,大模大样的,特别的高傲。想象一下大白鹅走路时的样子。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3、分角色表演鹅和鸭的步态,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师:丰老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