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做法与思考摘要。南水北调工程对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做好勘测定界及征地补偿,是顺利实施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工程勘测定界工作实践,总结了南水北调勘测定界相关经验,剖析了征地的影响因素及权属争议,探讨了相关问题并对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提出了有关建议,可为大中型水利工程勘测定界及征地工作提供部分借鉴。关键词:南水北调;勘测定界;征地;社会保障1勘测定界工作的实施1.1技术工作准备。(1)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写、前期项目区勘察及有关土地权属的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2)技术规范的学习和技术设备方面的准备。(3)做好前期测绘工作,包括高等级控制点的埋设与测量、高等级高程系统的引测;勘测定界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的调配、设备的校测、器材准备以及控制点的复测与检查等。(4)进行征地移民技术培训工作,组织与当地政府及村委技术交底、实施配合和沟通工作等。1.2技术方案实施。(1)勘测定界定位准确、快速、无异议。使用先进的卫星定位测量技术高精度地完成工程设计征地范围线的界址桩和界址边界的测定。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严格划定征地界线,满足工程占用地理位置和征用面积的要求。动辄由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村委、群众共同参与的几十人现场工作场面及农作物、建筑物的拆迁补偿容不得征地边界线定位技术的任何差错,因此对技术人员使用仪器熟练程度和仪器自身精度方面要求很高,而且应经得起检查并与设计数据严格一致,一边定位一边检査的工作程序必须严谨到位。(2)勘测定界工作的效率及其时效性。①政府为了某一地块的征用通常会召集公安、水利、林业、农业、国土、乡镇机关人员、相关村委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并需要进行大量的群众动员、附着物清点造册、国家有关政策的解释、落实等,因此不仅参与实施人员结构复杂,而且参与人员绝大多数是临时从岗位上抽调,仅负责征地这一项工作内容。因此使用高精尖仪器设备快速定第1页共5页位分界,加快推进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缩短工作人员在勘测定界测绘上的工作时间也是形势所需。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个别村权属界线在群众耕种和征用之前并不十分清晰,一旦征用补偿,争议问题立刻显现,2个村甚至3个村以上对某一村界都会争论不休,导致勘测定界工作搁置,时间有时会长达几个小时,甚至最终引起土地权属纠纷。期间只有政府积极参与调解,讲国家大政方针、明大是大非,有时甚至动用行政职权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当一个争议解决后,必须由勘测定界单位迅速定界,然后及时将议题转入下一权属分界点,以避免在此问题上反悔再次发生争执,同时对定位精度要求极高,决不允许勘测定界单位二次进行定位,制造新的矛盾。(3)土地报卷工作的特殊要求。由于初步设计阶段距勘测定界实施阶段有一段时间,部分群众为获得可能的利益,期间在征地区域通常会发生改变土地地类现状及增加地面附着物的情况,期望求得利益最大化。因此测绘现状地类往往与国土部门掌握的土地地类不一致,对于被征用单位和群众的补偿只有依靠实测地类才能使工作正常进行。因此报卷工作需要充分依赖国土部门意见,做好地类变更情况说明,同时还要处理好地类及土地补偿问题。(4)测绘质量的高精度要求。勘测定界单位对征用区域进行地形测量、勘测定界测量后,根据征地范围、权属界线和地类范围准确无误地计算出各种地类及各权属单位的面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土地补偿。此项工作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测绘的内外业工作精度必须做到精益求精。省、市、县、乡镇、村等行政界限以及地类界划分必须完全符合现状要求并得到被征用当地村委会的完全认可和现场共同指认。勘测定界内业完成后应及时将草图带到征地区域进行实地权属界限和地类现场核对,必要时要求政府和村委参加,有异议时应及时派出工作小组进行实地测绘复核。因不同地类补偿标准不同(有时差异极大),由于地块的不规整引起的面积计算等问题,往往引起被征用户的疑虑,为此勘测定界单位需在补偿过程中被调去重测地类、地块,这是对测绘工作精度的校核,也是整个测绘工作面临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