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河长制2024年度工作计划根据《xx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政综〔202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河长制工作,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仔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细化实化河长制六大任务,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我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进展和“四个xx”建设提供支撑保障。二、工作目标全县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不断加强,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达到环境功能要求,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明显提升,23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基本消灭垃圾河,全县各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三、主要任务(一)加强水资源保护。一是落实管护体系。进一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落实各级河长、河道专管员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巡查更细、整治更实、督导更紧、统筹更强,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确保流域管护责任主体落实到位。二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4.56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4年下降22.4%。三是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强化日常监管和应急管理,对水功能区未达到水质目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县级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6%以上。(二)划定河道岸线、蓝线。在9月底前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岸线和河岸生态保护蓝线确界立桩,并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在河岸生态保护蓝线内不得擅自建设与防洪、水文、交通、园林景观、取水、造林绿化排水、排污管网无关的设施。(三)加强水污染防治。1.开展工业污染整治。一是强化排查。组织对各流域范围内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企业性质、环保手续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相关情况,并按工业(含食品)企业、“十小”企业、“三无”企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二是分类整治。严格环境准入,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企业;大力推动钢铁、水泥、铅电池、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持续整治矿山采选行业,主要流域干流、饮用水源沿岸一重山范围内禁止矿产开采。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染集中治理,现有县级及以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应全面实现污水集中治理,污水接管率必须达到100%,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未达标的一律停产整改。三是日常监管。加强各流域范围内工业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私设暗管、偷排漏排行为,督促企业完善治污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2.开展农业面源综合治理。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39%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以上。3.开展畜禽污染防治。全县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40万头以内;逐步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基本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启动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动项目,全县畜禽粪污综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利用率达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4.开展生活污染源治理。一是实施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积极推动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率。强化进出水监管,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出水达标率推动污泥法律规范处置。实行镇村污水处理设施收归县级管理,推行第三方运营模式。二是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14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及14600户三格化粪池新建和改造任务。三是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