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一拜年作文关于初一拜年作文汇编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初一拜年作文7篇,欢迎大家共享。初一拜年作文篇1第1页共24页过去,逢大年初一,作晚辈的或年少的小字辈们,一大早要来给长辈的跪地磕头,行礼拜年。我不知这规则是从何时起先兴起的,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可能对此印象深些。小时候,我在农村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礼节,城里不多见了。城里的人们大多是到长辈家里串个门,鞠个躬,问候问候,说些祝愿拜年的祥瑞话。过去,人们期盼过年,过年可以大快朵颐地吃上肉,也能吃上饺子了。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也没有听说过“禁放”这个词。快过年了,家家户户竞赛似的“砰、啪”放起鞭炮来。越是接近第2页共24页年关,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年味十足。到了初五,俗话叫破五,鞭炮会响得更密集起来。直到过了十五六,鞭炮声还稀稀拉拉的。过去的大年初一,年长的早早起了床,家里已整理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些花生、大枣、核桃、瓜子、水果糖,也有的摆上几盘像样的凉菜,比如凉拌莲菜、姜末变蛋等,摆上筷子、小酒壶、小酒杯,以及香烟、火柴等,以便款待来拜年的客人,觉得这样才风光。那时,大人们给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大都是分钱、毛票,也有给几元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改变,有了电视,也有了春晚,好多人热衷春晚这道“大餐”,乐此不疲。再后来,家庭装电话的多了,人第3页共24页们带BB机的,运用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的多起来,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犹如潮水般。短信拜年,电话拜年成为时尚。如今,人们运用电脑、手机的那是越来越多,人们竟使出了很多的新花样来,拜年,微信拜年,声音图片都能用上。即便相隔千万里足不出户,也能把亲情传达给远方的亲人。其实,无论怎样的拜年,不光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亲情。倒不如把对亲人的关切、关爱多在平日里体现。尽管现在的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但愿亲情会越来越厚。初一拜年作文篇2第4页共24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起先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加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全部的孩子都熟识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旧刻骨铭心。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婆婆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致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快乐的气息。听婆婆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第5页共24页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无奇不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深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纷繁芜杂嘹亮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调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态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款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诱惑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第6页共24页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忙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抓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婆婆放鞭炮。鞭炮声响彻云霄,震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可怕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毛骨悚然。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充满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贪欲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好像掩盖了难闻的烟味。烟第7页共24页雾散尽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