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心得感悟3篇《下乡养儿》心得感悟一:很多人不喜欢《下乡养儿》白开水式的叙述。说实话,我初读也极为不适应。但后来想,也许这就是天天妈的用心良苦,将平淡的生活付诸每日的坐息、谈话、活动,给读者敞开一片任其想象、思考、回味的天地,不会把我们的思想拴起来牵着走,人从其中往往得到的感悟反而更丰富。通过字里行间、通过日常对话、通过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场景,让你看透人情冷暖、让你知晓育儿坎途、也让你能够尝到身为父母对儿女呕心历血的滋味。起码,我便是如此。请先别急着去指责天天父母在很多事情上的失误。毕竟,我们都是初为人父人母。相反,我自认为对女儿尽职尽责。她从小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六个月便接受开胸手术治疗。因此体质极差,三天两头生病,一生病就是半个来月。身体受罪不说,从小为了保护她不被传染感冒导致肺炎,很少与同龄孩子玩耍,导致交往能力迟缓,胆小如鼠的个性常常使我们为她的将来担忧。因此,对于天天凡事都害怕、仿佛天要塌下来的个性,对她父母的心情感同身受。但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对孩子的坚持、爱心和耐心,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还拖着疲惫的身体陪孩子玩到凌晨一两点,并且周而复始,试问多少母亲能承受得了如此煎熬。为了能帮助天天,夫妻两人来到陌生的乡下,即使那意味着要付出每次骑三轮车到车站,再倒两趟公交车到杂志社的往返四五个小时的辛苦,当最后看到天天可以晚上一个人在大院子里看家时,很是惊讶,我想晚归的天天妈一定和我一样,心疼她的成长。面对乔老师提出的建议,身为读者的我,有时都觉得过份而气愤无比,但天天的父母却虚心接受、敢于自我反省、自我挑战。这是自己所不能、所汗颜的。从这点来说,天天的父母很伟大,乃是实实在在的真爱。每一次看到天天实质性的改变,心里都不觉会欢呼一下,替天天欢呼,也是替天天的父母欢呼。非常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读过千百本育儿书、读过教育学、担任过幼儿园老师的乔。她可以说是天天蜕变的灵魂第1页共5页导师,不,不仅是天天,也是天天父母的导师。我们真应该都读一读她为什么会对孩子这样用心的缘由。当乔老师的老公说:教育制度不改变,人们的观念不改变,你这样一个一个帮助,有多大意义。最终能帮得了几个孩子。乔老师却说: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海滩上有一大片搁浅的鱼在艰难呼吸,一个小男孩一条一条钱捡起来,把它们一条一条抛回大海。有个人问:lsquo;这么多鱼,你才能救多少。谁又会在意。rsquo;小男孩一边往大海里抛鱼一边说:lsquo;这条鱼在意,这条鱼也在意......rsquo;我说:是的,天天这条鱼也在意。身为父母的你,在意你自己的孩子这条鱼吗。虽然外在的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眼光和为人处事的角度。天天的父母做到了,天天也做到了,我相信乔老师腹中的宝宝也能做到。我也在学着去做,乔老师的话纠正了自己很多错误的教育理念,也同时自惭形秽,原来,养育孩子,不光是让他吃饱穿好、门门功课一百分,更为重要的是有一天,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孩子时,他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敢于坚持自我、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改正错误,敢于面对自己的懦弱。我们留给孩子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一个健康的心态。故事没有结局,因为人生没有结局,生活的车轮每天都在不停向前奔跑。我们需要有故事中小男孩的坚忍、善良和勇气来面对它。正如乔老师所说:你们是孩子的父母,相信自己,不要怕错,就凭着你们的心去养育孩子。即使错了,我们还有机会去改正,只要我们敢于把握机会,孩子就会像春天种下去的种子,秋天必收得茁壮健康。《下乡养儿》心得感悟二:用一天的时间翻看了《下乡养儿》。这本书最早是在同学的微信里看到的。文字很简单,只是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很原生态的再现了一对有社交障碍的父母带着有同样问题的孩子,在乡下渡过的一段安静日子,不再读书、上学,只是放羊、种菜,养小鸡小鸭小狗,却在琐碎的重复中慢慢恢复了能量,孩子本来就有的力量。这个连幼儿园都不敢进的孩子,不仅可以跟农村的孩子打第2页共5页打杀杀地玩到一起,还每天为父母做午饭,主动要求读书、识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