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4课题4.长鼻子课型学案导学课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一年级小组使用人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2、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重难点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学习过程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一、聆听《小象》。1、猜谜导入。2、说说你知道的有关大象的知识。如:吃什么?住哪里?我们该怎样对待大象?3、聆听管弦乐《小象》。(1)伸出左手食指随音乐节拍指点书中小象的脚印。(2)说说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轻松活泼)4、表演:再次播放音乐,请一组学生表演小象,表现出小象的步伐和愉快的心情。注意:要和着音乐的节拍。二、聆听《大象》。1、播放管弦乐《大象》。问:大象与小象相比,音乐是缓慢的,还是轻快活泼的?问:说说为什么这说乐曲与上一首乐曲比起来,音乐为什么情绪缓慢沉重?2、再听。3、教师简单讲述,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4、复听音乐。轻声伸出左手食指随音乐节拍指点书中大象的脚印。5、问:大象有哪些习性?他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6、再次播放音乐。分别请学生表演大象走路的样子。三、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描写小象和大象的乐曲,谁能给大家总结一下,音乐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不同的两个形象?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4课题4.长鼻子课型学案导学课课时第二课时班级一年级小组使用人学习目标听辨并表演《小象》与《大象》,理解音乐表现与事物形象的直接关系,并能合作拍击二声部的节奏重难点感受管弦乐《小象》与《大象》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过程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一、导入新课:以歌曲《小象》导入,老师扮演成小象和小朋友问好。(师生对唱,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戴着小象的头饰模仿小象的举止和小朋友问好。)“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和妈妈决定一快儿出门去走走,你们想和我们一起去吗?”“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你们能听出谁是我,谁是妈妈吗?请轻轻地告诉我。”二、学习新课:1、初听两首乐曲片段。老师播放乐曲,并让学生在老师耳边悄悄地回答,不影响他人欣赏。2、《大象》与《小象》的区别。“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说说音乐与事物形象的关系。(小象轻松活泼、大象缓慢沉重)3、表演象。⑴表演《小象》(复听)。“小朋友,你们可真能干!那好,我们一起出发吧。”“这是谁?”先分辨后鼓励他们合着音乐进行表演“和我一起走吧”,比一比谁的音乐小耳朵最棒。集体表演时(再听),邀请一部分胆大的学生表演。⑵表演《大象。》(复听)(这又是谁?)先听辨后鼓励他们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扮成一只大象,合着音乐进行表演。(老师也成为其中一象的尾巴)在音乐声中讨论合作,并以小组的形式表演(再听)。4、趣味节奏游戏。“我和妈妈走呀走,突然,我冒出了一个想法,和妈妈赛跑,比一比谁先到前面的大树下……”“这是我的脚步……这是妈妈的脚步……”1)练习。小象节奏个别念节奏,集体念,手拍节奏。××××︱××××‖大象节奏个别念节奏,愿意的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击节奏。×—︱×—‖2)自主选择节奏,分组练习后合作。三、小结:为什么说大象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4课题4.长鼻子课型学案导学课课时第三课时班级一年级小组使用人学习目标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重难点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学习过程个案补充或学习随笔一、导入新课播放乐曲《小象》的片段。“咦,你们听,远处又走来了一只小象,那不正是我的好朋友吗!”故事引出《两只小象》。二、学习新课1、熟悉歌曲。⑴聆听歌曲(初听)。“请仔细听我们是怎么打招呼的。”请学生说说“我们”是怎么打招呼的。⑵律动(复听)。“你们觉得小象什么地方最可爱?”学着小象的模样跟着音乐律动。⑶观看动画(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