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贯穿语文课堂”小课题研究实验方案一.选题的背景:继田玉的感知作文训练小课题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全校得以推广运用之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作文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和意义。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班级的作文水平高低,代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也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低。所以,抓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对建设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指导的少,具有盲目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具体的教材和方案可以实施。所以,我们要逐步探索出适合我们学校特点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二.研究目标新课标的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引了一个崭新的方向,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了课程的根本目标。它更是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文从字顺”即要求文章写通顺,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要学生把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并非易事。“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表明了作文的实用性,“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要达到这个总目标,看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做。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作文的总目标,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研究内容1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七年级阶段的作文教学,都是教师当成阶梯和扶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过来的。到了八九年级,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生活的宽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知识视野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思想的丰富和深刻,思维的活跃,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表达,学会作文。知道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2学会表达: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语言和表达方式是作文的衣裳和容貌,所以,要在阅读和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表达方式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美文。3处理好作文和做人的关系:心中有情愫,笔下才有华彩。学生作文也要一开始就注重文道统一。教师在语文课上要不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爱与善良的教育,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4如何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热爱习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热爱习作,永远不可能写好习作。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作文指导方法和训练方法,让学生热爱作文,热爱语文。5把作文当成一种精神需要,让作文成为一种习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作文。要让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精神必须品。养成天天写日记、写作文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为作文积累素材。6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尝试仿写、续写、给材料作文等多种方法,从词句入手、点滴积累,让作文教学贯穿语文课堂。研究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促进生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四.研究方法行动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指导、分析学生的进步、表现,以及相关的教学效果,找出合适的作文教学方法。案例研究:大量积累作文教学的案例,反思、论文,通过比较和论证,筛选出适合班情和校情的作文教学模式,形成经验性材料。五.研究步骤:1确立研究目标,学习课标有关作文教学的方法和要求。2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法,各班制定实验计划。3作文讲评和指导方法的研究。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侧重学生作文中文道统一,有真情实感,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研究。4.结题。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侧重语文教学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总结和巩固研究成果,全面提高高年级语文教学成绩。六.预设成果1积累作文指导和讲评的有价值案例、反思,论文。2办好习作手抄报。3学生的日记、摘记、读书笔记。4学生优秀作文和作品集。5围绕小课题研究设计的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