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种群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一湖泊中所有的大黄鱼和小黄鱼组成一个种群(×)2.研究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方向(×)3.标志重捕法一般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4.一个物种的生物可以有多个种群(√)5.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6.1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种群出生率为10/(1000+10)×100%=0.9%(×)7.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8.为持续获得最高产量,应让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9.增长率下降时,增长速率可以先升后降(√)10.只要生存空间足够大,种群就能呈指数增长(×)11.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会加剧(√)12.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2.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与死亡率、性比率、年龄结构等,还有一些特征是种群所特有的,如密度、分布型和数量动态等。3.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4.增长型年龄结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5.稳定型年龄结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6.衰退型年龄结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7.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8.指数增长曲线一般描述了理想状态下种群的数量变动特点。9.逻辑斯谛增长曲线描述了在受资源、空间限制和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10.逻辑斯谛增长曲线:(1)K/2之前,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种群数量增加。(2)K/2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数量增加。(3)超过K/2,种群开始减速增长,种群数量继续增加。(4)达到K值,种群数量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11.种群数量通常在环境容纳量附近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