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物理《力的合成》教案主备人韩召余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2011年11月15日分管领导课时2第13周第1课时总第19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多力合成问题。2、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护城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物理思维能力和看雪探究的能力与态度。2)培养合作、互助、交流的精神。重点、难点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等效替代思想在初中电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演示)等效替代思想在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使用提出问题:能否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多个力的作用?演示实验: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一根细线悬挂钩码,分析思考以前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等效替代思想的应用受力引入合力与分力概念:板书: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F和其它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为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称为F的分力根据分力与合力引出力的合成的概念: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回到课的开始:电阻并联,满足倒数相加,位移矢量满足三角形法则提出问题:力的合成满足什么规律(多媒体演示)从简单入手二力合成:提问:同一直线上提问:物体受力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满足什么样的规律?还是不是简单相加减?探究前的准备: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怎么来体现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多媒体演示)思考紧跟老师思维,总结可以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两个力体会并理解根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力的合成在前面内容指引下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此问题回答老师提问:同向直接相加,方向为二分力方向反向为二力之差的绝对值,方向和大者相同思考应该满足怎么样的规律体会老师所说问题,探究: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教师引导总结规律:板书: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则两个邻边所夹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提问:知道了二力合成,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该如何处理?对学生的回答做以归纳提问:桌子上的木棒受到垂直于木棒自身的两个力的作用,该如何合成?给出共点力概念:共点力:物体收到多个力作用,如果这几个力作用于同一点或者虽不在同一点,但他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称这些力为共点力,否则就不是共点力课本习题课堂小结等效替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并将其与实验探究联系起来,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动手操作,探究所提问题展示探究结果,总结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仔细体会,与自己所得结论比较,补充自己所得结论的不足根据自己经验与知识储备,结合本节课内容回答老师问题思考:回答老师问题体会共点力的特点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练习题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共点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结(教学反思)力的合成是人教版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力的合成又是高中物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以后学习牛顿定律和动量、冲量等知识时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很重要的地方。同时本节课所学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板书设计:一、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F和其它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为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称为F的分力。二、力的合成1、二力合成a、同向:F=F1+F2,方向和F1、F2方向相同1)、同一直线:b、反向:F=|F1-F2|,方向和F1、F2中大者方向相同2)、互成角度: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应该满足什么样的关系?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