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理解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分析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及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育和成长。2.过程与方法:结合侵华条约的内容,探究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通过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加深对列强侵华战争危害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读和分析相关历史材料,掌握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通过中国军民在外来侵略面前的英勇斗争,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强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难点:①甲午中日战争背景。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可以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②如何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以及《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和以前历次不平等条约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二、教学过程1.导入设计:通过贾国荣《冰心的遗憾》文章节选导入: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2.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背景:学生阅读资料,找出战争发生的背景A、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日本由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面临国土狭小的制约。B、日本推行制定“大陆政策”C、1890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战争步伐加快。D、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E、清政府在硝烟弥漫之际,不在军事上作充分准备,反而一味依赖外国调停,先是期专心爱心用心1望“以俄制日”,后又想“联英制日”,还希望美法等列强出面调停。这种“为了解燃眉之急,而采取一女招赘二夫的拙劣外交手段”,加速了战争的爆发,贻误了战争时机。F、美国对中国和朝鲜虎视眈眈,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与朝鲜的助手。而英国、俄国都想在远东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英国企图利用日本来牵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俄国虽然对中国的东北与朝鲜有极大的野心,但准备尚未就绪,只好对日本采取不干涉的政策;德、法为了乘日本侵华之机趁乱打劫,夺取新的权益,因此也极力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归纳背景:帝国主义:默许纵容清政府:避战求和、腐朽落后日本:积极扩张、蓄谋已久(根本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利用甲午中日战争ppt地图,帮助学生了解战争阶段在简述经过的时候简述一些爱国将领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平壤战役中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则坚决抵抗,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在炮手阵亡后,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最后中炮牺牲。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通过图片“旅顺大屠杀”,进一步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马关条约》的签订通过出示《马关条约》签订场面图片和材料,表现侵略者的骄横、清政府的软弱,再次体会弱国无外交。(4)《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赔军费2亿两:大大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