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题(历史)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内容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来源:学*科*网]2.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从民主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梭伦改革中既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成果,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废除“六一汉”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五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3.“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来源:学科网]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4.439年,北魏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其统一()①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②为黄河流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③彻底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④为北魏全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6.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①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②否定基督教③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度④反对专制王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8.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9.右图中的宣言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很大损失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10.从1870年1月,东京与横滨间的线路架通开始通报起,到1885年前后,全国电报干线基本建成,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被联结起来。日本电报事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适应了()A.废藩置县的需要B.四民平等的需要C.殖产兴业的需要D.文明开化的需要11.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2.19世纪末,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二、主观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dí,即买进粮食)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商君书•外内》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