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P47-48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学。1.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2.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所买文具盒的数量和总价。(2)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3)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3.引入新课。师:如果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之间会怎样变化?这种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反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二、分层导学:1.教学例2。出示例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自行车客车小汽车速度/(千米/时)104080时间/小时12301.5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个量?(2)时间是怎样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分别是多少?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位交流。再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表中的两种量是速度和时间;路程时间1012403801.5(2)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1板书:速度扩大速度缩小时间缩小时间扩大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20。师:我们发现它们的积都是120。速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板书:积一定提问:这个积表示什么?板书:路程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板书:速度×时间=路程(一定)3.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师: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边讲述,边板书)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板书:xy=k4、追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关键是什么?三、巧练促学。1.完成“做一做”。提问:(1)把上表补充完整。(2)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3.做"练一练"第2题。分组讨论,教师巡堂辅导。小组汇报。4.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写出数量关系式)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五、课后思考大家思考一下: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