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贫、穷、布、亭、苞、莹、神、省、始、灰”10个生字;认识部首“贝字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苞、莹、贫、贺、布、灰”。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第二节。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重点和难点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词语。2.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教具准备荷花池的录像或照片、图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积累好句。1.看照片或录像,练习说话:(出示照片或观看录像)照片中有什么?美吗?谁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指名)2.出示荷花句:你们能用上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真不错。但老师总觉得还说得不够美。我这有一段话,自由地轻声读读,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它写得美吗?(出示:一个夏天的傍晚,突然乌云密布,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3.品词品句:美吗?你觉得它哪里写出了荷花的美?(1)随机教学第二句:理解“满湖通红”:(有条件可播放录像)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红,美丽的云彩倒映在湖中,就给人满湖通红的感觉。谁能通过朗读来表演这种美?指名、全班。第三句:①亭亭玉立的荷花:教学“亭”,正音。(出示词语、图片)你们看,荷花细长又挺拔,这就可以说是“亭亭玉立”。②花苞上清水滴滴:学习“苞”。(出示荷花照片)看着照片,这就是花苞,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你们瞧,雨水正一滴一滴往下滴呢!③晶莹的水珠:教学“莹”,正音。看图理解“晶莹”是指光亮而透明的物体。小练习:以下哪些词语可以用“晶莹”来形容,用直线连起来。晶莹露珠宝石书本玻璃黑板珍珠泪花④指名读第三句。男女生比读。全班读。4.指名连起来读这段话。“乌云密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5.指名说。(形容天空被乌云笼罩着,快要下雨了)这个字“布”你们记住了吗?这是半包围结构的1字,外边是,里面是。6.齐声读荷花句。7.小组内练习读荷花句。8.出示:一个夏天的傍晚,突然。大雨过后,。(1)根据提示自己练背。(2)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背一背,不能背的看黑板读一读。9.这样的美景我们除了拍摄下来或文字表达出来外,还能用什么办法把它留下来?10.指名说。画下来是个好主意,但要把它画得逼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有人就做到了。瞧,这就是他画的荷花图(出示:荷花图),美吗?他就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有关王冕学画荷花的故事。说明:通过欣赏荷花照片,背诵描写荷花的句子,来感受荷花之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再将王冕画的荷花图与之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王冕的画技精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1.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尤其要读准生字的字音。2.开火车每人读一句。要求读准了文中的轻声:“心里想、要是、多好哇、画下来、省下来、摘下来”。3.教学生字:(1)小组自学,学习生字。①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②借助拼音读准生字。③小组合作,巧记生字。4.交流:①查字典大比拼:“笔省”②“贫、穷”:A.“贫”字正音B.认识“贝字底”C.理解“贫”就是穷的意思D.理解贫穷的意思③“神”:A.正音B.理解“出神”就是因精神过度集中而发呆。④“始”:A.正音,B.说反义词。⑤“灰”:书空笔顺,注意第一全是“横”。说明:这一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如: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读准轻声等。只有长期地坚持这样的训练,才能为学生日后的阅读扫清障碍。三、学习课文,揭示过程。1.听课文录音,思考:你对王冕有了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随机:句子学生自悟师的指导“从前,有个人叫王冕”。王冕是古代人。王冕是700多年前的人。“他七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贫穷。”2“王冕只读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王冕是个穷苦人。①古时候基本靠男子挣钱,父亲早逝,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