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条件和原因。2.了解三级会议的情况。3.掌握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阶段,识记其中重大历史事件;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发表;处死路易十六;热月政变。4.认识、评价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政策和措施。5.理解并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6.认识法国大革命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7.理解并掌握拿破仑取得法国政权及建立拿破仑帝国的原因。8.掌握拿破仑的统治政策及拿破仑帝国的阶级实质。9.正确认识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0.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功过是非。德育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发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的进取精神。2.在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使资产阶级的三个派别在革命的三个阶段发挥了领导作用,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做出了贡献。3.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法国在推动欧洲历史进步方面所起的伟大作用以及法国革命的榜样作用。4.在指导学生分析拿破仑崛起及他能够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的教育。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在革命中实行的反封建措施的实质及作用,以及他们先后被推翻的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4.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2.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的统治政策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4.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教学难点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2.如何理解和评价君主立宪派的反封建措施及对革命的贡献3.如何理解雅各宾派专政的必要性和倒台的原因4.如何评价资产阶级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专心爱心用心15.如何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教具准备1.小黑板(或多媒体教学设施)2.投影仪3.一幅欧洲政区图(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欧洲形势挂图更好)●教学方法1.开放式教学法:对于若干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先由教师摆出观点,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陈述观点和理由,最后由教师点评。2.谈话法:对于一般性的理性分析内容,以师生对话方式进行教学,应注意问题设计的系统性。3.讲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原始材料和图片,应按以下思路进行: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讲述法:主要用于教师疏理历史过程的来龙去脉。5.图解法:以图表来显示阶级关系及抽象的理性思维,若能指导学生完成,则效果更好。●课时安排二课时●从容说课本节课,既有不少需要学生进行识记的重要知识点,又有相当多的、份量较重的理性分析内容,教师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宏观上把握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是采用先总后分,还是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都应做到收放合理,即使学生弄清楚基本问题,又把握好教学时间。最后应将法国大革命放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中作画龙点晴式的总结,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2.要注意发掘其中的开放性、研究性问题,如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法国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和作用、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的评价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并辅导学生正确、规范地表述问题。3.对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相关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活动课中所提供的丰富材料,以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4.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向学生强调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5.对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