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解决制度建设存在问题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自觉维护制度。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在回顾近代中国90年的发展进步后,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既然如此,那么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成为需要特别解决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在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这次讲话作了全面系统论述。●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七一”讲话强调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我们党自创建以来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90年来,党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着作中学、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学、从国外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学,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就需要继续学习,把学习作第1页共4页为一种精神追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特别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这是“七一”讲话的一个新表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强调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人才问题。邓小平首先提出:全社会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才能发展起来。江泽民在十六大将“三个尊重”扩展为“四个尊重”,增加了“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充分说明党要同过去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那种不尊重脑力劳动、不尊重书本知识、不尊重优秀人才、不尊重发明创造的现象彻底决裂,也表明党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巨大决心。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七一”讲话将过去对人才问题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一是强调人才问题关系民族复兴的伟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更加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求选拔任用的干部,能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三是特别强调大力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认为这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他要求各级党组织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四是更加明确提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预防四种危险必须转变作风强调每个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更加凸显第2页共4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