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任用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中层领导人事制度改革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改革中层领导人员任用方式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来抓。过去的几年,尽管工厂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改革的步子不大,力度不够,在领导人员的任用方式上,由于以委任制为主,因此不利于淡化“官本位”意识,客观影响了识人选人的视野和“公开、公平、公正”用人制度的推进、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影响了群众的参与度、干部人事工作的透明度、人才良性效应的产生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年初,自我厂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认真学习了邓小平人才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并对工厂多年来人事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企业要发展,最关键是能不能留住人才,能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识才选才,能不能充分地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识人选才方式,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任用新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个认识,工厂领导集团把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果断作出决策,下决心以改革任用方式为突破口,大力改革不合时宜的任用机制。为此,工厂成立了专门的改革领导小组,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出工作目标、措施,并先后制定了《厂人才开发战略》、《厂中层经营管理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同时,相配套地建立健全了考核制度,任前公示制、诫免谈话、风险抵押、未位淘汰等一系列制度。二、树立科学观念,把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淡化“官本位”意识作为推动企业中层领导任用方式改革的前提和思想基础。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工厂普遍存在着“干第1页共4页部比工人高一等、领导就是‘官’”的思想,严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阻碍了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针对这一现实,工厂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干部与工人界限”入手,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通过电视、报纸、各种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宣传改革的必然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宣传企业不同于政府机关,没有行政级别,凡是企业职工都是员工,没有身份的区别,只有岗位的不同;宣传人才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宣传竞争上岗的目的意义,引导广大职工提高竞争意识,适应竞争环境,消除对竞争上岗的思想顾虑达到认识上和行动上的统一,为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工作中,我们在厂报上开僻了“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专栏”、开展了“为什么要改革。”和“振兴江南,我怎么办。”的大讨论;二是积极倡导职工树立“经营管理人员”科学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工厂决定从年元月起,在全厂打破工人和干部的界限,取消“中层干部”名称,现行的中层行政干部和党群干部统称为“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干部职能管理部门“干部处”也相应改为“经营者管理部”。同时,在全厂开展了“假如我是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征文活动。三是打破干部终身制,废除“退二线”政策。规定从今年开始,凡退出中层经营管理者岗位的同志,不再享受原有的待遇,而是根据新的工作岗位享受相应的待遇。三、积极推行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中层管理人员任用制度的改革。近二年来,工厂在中层领导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推行以下几种方式:⒈行政中层领导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其目的是为废除干部终身制和“退二线”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扩大组织和个人互选的空间,有效激活人才的活力。⒉实行行政一把手组阁。即一把手提名,同级党组织同意、群众认可,工厂确定的一种选拔任用方式。其特点为:在组织把关的前提下,突出一把手的中心地位、提高一把手在人选确定问题上的权重和扩大群众参与程度。其具体程序是行政一把手提名、同级党组织同意、工厂中层领导管理部门初审、演说、第2页共4页职工投票、工厂中层领导管理部门考察,工厂党政联席会议确定。近两年来,工厂在组建十部一室的过程中,行政副职全部实行了“一把手组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