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钱集中学八年级语文诵读欣赏《大地上的事情》教案苏教版1、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对生字进行检测。酒盅坟冢衔筑巢繁衍撒种崛起蜷曲檩条椽子砺刀怵目喙羁绊蜣螂哺育偃息凄怆拾掇2、了解作者的生平,再读课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大地道德”的理念。附录: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二、读课文,筛选要素学生速读全文,概括说说作者写了大地上的哪些事情?自然景物:麻雀、蚂蚁、熊蜂、小鸟、太阳、田野人的活动:孩子、捕鸟人三、读课文,概括内容选择其中的三种景物进行细读,要求把握描写的对象的特点对段落内容进行概括。并阐述这样概括的理由例如:第六段《树上的麻雀》、第十九段《失巢的蜂》四、读课文,品析语言: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进行大声朗读,并从中选择一个词、一句话进行赏析评价。学生进行交流。例如:第19段的“伏”:准确写出了蜂的动作特点,还能使读者联想到泰然处之的神情。例如:“树木伸展的愿望,是给鸟儿送来一个个广场”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干对于鸟儿的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