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营小学五级科学下导学案课题:22、水域的污染与保护课型:实验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我知道水域也是会被污染的2、我能经历调查生活区域内水域污染的活动,学习一些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生活区域内水域的污染难点:保证调查的实效性教学准备:教师要对学校周边的水域名称、发布进行前期调查,保证安全、有效地带领和组织学生考察自然水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住处)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保证考察活动能够得以落实。考察水域周边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料,如:城市地图、环境报告、新闻报道等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一、导学:1、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水储存在什么地方?3、江、河、湖、海等自然界储存水的地域,我们把它叫做自然水域。4、我们生活的地区有哪些自然水域?这些自然水域受到污染了吗?二、独学:完成下列问题。实地考察可以使我们获得真实可靠的证据,说明自然水域是否受到污染。1、小组讨论制定考察方案。2、汇报交流:(1)考察的目的是什么?(2)考察的方法有哪些?……3、教师指导完善方案。(1)我们要考察哪些项目?(水域周边的环境,水的气味,水的透明度,漂浮物名称,水生物名称等)(2)为什么要考察这些项目?(3)如何记录?指导学生使用课本67页表格。(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考察的步骤方法。三、互学:展示提升,交流疑惑。整理导学案对学(交流分享)同桌互相交流,补充完整群学(突破重难点)1、组内交流问题的答案A、个人朗读自己的答案B、组内对每个人的答案进行质疑、补充,并评选出代表站起来回答预展: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四、快乐达标:那么认为自己调查的水域中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赏析交流会各组代表朗读自己的答案;全班同学对习作进行点评、质疑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