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教师进修学校读书笔记(第二十四期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单位安阳县水冶镇南关小学姓名赵秀芬学号xy41000007502014年11月享受教育的幸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赵秀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高等教育出版社摘抄:1、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2、人的精神成长和生理发育是一样的,对“营养”的需求也是分阶段的。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就应该读特定的名家名作,一旦错过了这个阅读阶段,我们不但会失去阅读的欲望,而且也难以吸收特定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在什么样的年龄段读什么样的书,这应当成为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原则。3、青年时期的朋友群体至关重要。在贫乏的物质生活面前,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家相聚在一起,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支撑着,虽然个性不同,但却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彼此包容,学会了互相欣赏,学会了和谐相处。每个朋友都是对方的镜子,每个朋友都是对方的老师,相处的过程就是共同成长的过程。4、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5、教育与警察不同,教育的成功绝不是抓出一个小偷,它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用情感改变一个孩子的心灵……6、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并不难。但要把它写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和每一个学生的心上,化作每一个人的活的灵魂,就不容易了。7、原则性与灵活性。“只有集体意志的原则性,原则性才有权威;只有建立在集体基础上的灵活性,灵活性才真正有效。个人的‘灵活性'常常是既害别人,又害集体,时间一长,也必然害了自己。”8、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目标,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互为条件;习惯于因循是危险的,因为往往走入死胡同。9、办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从良好的开端跳向令人陶醉的成功,因为这中间必然有挫折,只是我们如何对待的问题。10、一个人认为自己重要的背后,其实是他心灵深处沉甸甸的责任意识!每一位员工都感到自己重要,每一个人都有了沉甸甸的责任意识——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呢!11、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代替他们成长。过去,我们做好心的“警察”,当勤劳的“保姆”,剥夺了多少本应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侵占了多少本应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这种“管教”式的教育,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学到了知识,但失去了自我。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12、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13、一种真正科学有效的符合人性的制约,应当既能够约束人又能够解放人。它约束的是对事业不利的行为,解放的则是人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14、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仑美奂。15、增加了评价的尺子,就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从而使他们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这些心理因素对他们取得新的成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16、让教育从细节入手。一个人的真正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或紧要关头才能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在琐碎的日子里形成的。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告诉我们:“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排放自行车,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培养自治的人、自理的人。如果一位中学生走出校门,还需要别人为他排放自行车,那别的事情又会怎样呢?17、农民种地,他们从来不强迫庄稼按照一个模式生长——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做肯定是徒劳无益的,他们只是勤勉地浇水、施肥、喷洒农药,为每一棵庄稼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地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