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应重视美术课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就自身多年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重视美术课,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误区第一,在现今社会的大环按境下,美术课不参加中考或高考,除了部分专业美术考生之外,大多不作为升学手段。也就是说美术考试检测成绩几乎没有可比性,这对于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来说,美术课可有可无,这些课不但占用时间,有可能还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所以很难看到有一些有必要的美术展览活动或者兴趣小组之类的。而教学所需的资料,材料,教具的配备上就更无从谈起。因此,还没开始教学就有一个高门槛需要老师自己去解决。其次,大多数家长、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在升学成绩中不占一分,受应试教育和中考指挥棒传统观念影响,很容易忽视美术教育这一学科,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第二,对于素质高的家长而言,喜欢美术只能作为孩子的一个爱好,主要精力还是要致力于语数外的学习;对于自身素质比较低的家长而言,一个副科,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甚者有的家长认为学美术是不务正业。对于家长而言,孩子有好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考上重点高中,为高考打好基础就可以了,而对于副科美术的学习,完全是没必要,浪费孩子的时间。特别是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几乎没有多少认识,更别提了解美术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第三,就学生方面而言,有部分学生很喜欢美术课,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由于处于农村条件有限,学生连像样的绘画工具,材料都买不到,一些练习,活动开展,效果也不是很好。有的初二的学生的绘画方面是很有天赋的,但是由于马上要升初三,面临中考的压力,故而对于喜爱的美术课的热情也在逐渐递减。经过我自己的亲身教学,我感觉到多数文化课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他们受家长,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觉得美术是副科,没必要占用时间去学习,应该抓紧时间多去背背单词,做做数学题等。因此,这些学生的思维明显的受到了禁锢。本应该处于他们花样年华时应有的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却被逐渐的侵蚀。二、解决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对策鉴于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教师,还是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从思想上重视我们这门学科,逐步提高人们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搞好课改,在工作上做出成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改变教育观念,让美术课充满活力,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旧的传统教育转变为新的素质教育。尽管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实施。但传统教育中注重的知识巩固性也是个优点,只是传统教育中的死板性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用于新课改,在思想上进行改革。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使学生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人才。其次,改善教育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带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待遇低,是最根本原因。乡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而且兼多职,很多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有的甚至是对美术一窍不通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我们的教育部门应当改善条件,对农村中小学大力扶持,留住优秀的人才,让他们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这块土地上。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学校设施,增添教具,配备专职美术教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术兴趣班,培养特长生。让学校的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层次。同时,可以估计教师共同研究乡土美术,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发展独具特色的乡土教学。第三,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目前农村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影响,教学方式较落后。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没有活力。现在农村中小学逐渐在配备了多媒体,斑斑通等设备,我们可利用这些设备来进行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