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狐狸和乌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童话故事,讲明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通过学习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表达打下基础,使学生言之有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狐狸说的三次话是教学重点。抓狐狸的语言、神态,以及想象狐狸的心理和乌鸦的语言,体会出狐狸的狡猾是教学难点。我为此精心设计了以下几点教法与学法:1、学生设计构图,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我采用画图方式,学生会感到亲切直观。自己从书中读出乌鸦和狐狸的位置,然后标画上,生动有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联系全文观察的好习惯。2、朗读、评读,加深对中心的理解。狐狸说的话是朗读重点,也是突出中心的突破口。采用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评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悟,把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读表达出来,在互评中提高认识、分析水平,突破难点。3、小组合作,培养多角度思维。我设计了填空“这是一只()的狐狸”,初步感知课文三至七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知层次可深可浅,可以是一点感受,一个侧面,呈现学习的多角度、多层次,但一定在深入学习时,注意利用教师导的作用,使学生提高认识,深层次地理解。4、丰富想象,积累词汇。为了突破难点,我几处设计了发散思维的地方,乌鸦高兴地叼着肉,为什么不回家,而是站在枝头?为乌鸦上当埋下伏笔。狐狸第一次见到乌鸦在想些什么?乌鸦得意的样子什么样?等等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想象体会狐狸的狡诈,乌鸦上当的原因。并且适时适度地引出一些词语,如:狡猾、邻居、奉承等,对旧知加深理解,学些新词语,丰富语言,适度提高学习标准。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才能积极调动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