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两篇优秀村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村级班子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凡涉及集体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形成决议、作出部署。一、村级两委班子联席会议是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委员参加,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方可召开会议。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二、凡属村内重大事宜和重要工作,均由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三、联席会议的议题,应由支委会研究确定。村党支部提交的议题,事先要征求村委会的意见。村委会提交的议题,事先由村委会主任根据村委会研究的意见向村党支部予以汇报,由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四、每次联席会议,在听取相关责任人就上次议题办理情况工作汇报的同时,重点对本次会议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决议,作出部署。五、召开联席会议前,村党支部要将会议的议题、时间和地点报告所属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指定包村干部参加会议,负责具体指导和监督。六、村内的重大问题,未经两委班子联席会议研究,不得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七、两委班子成员都要服从集体领导。对联席会议作出的决定,每一名成员都无权改变。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但必须服从和执行,不得各行其事。篇二:冯时江,生于1972年02月,现年44岁,初中学历,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开始任后坪组长楠木村村委会主任。该同志担任村干部以来,努力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第1页共3页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为民,恪尽职守,认真履行村党支部书记职责,团结和带领村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村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一、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楠木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楠木村地处后坪乡西面,距乡政府4公里,东面和北面与下坝村相连,东面又与茶元村相连,南连观音村,西接于XX县区务川县茅天镇红心村。东西最宽约2公里,南北最长约5公里,最高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850米。国土面积约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余亩,其中25度以上坡地约2000亩,田600亩(本村较缺耕地,有200亩田在下坝村境内),森林覆盖率45%。辖黄泥水、方家寨、汪家、中坝、长屋干、长干子、石公子、高岩头、泥家湾9个村民组,共253户1253人。村委会设在1.5公里外的联合联建党支部,与下坝村委会合署办公,全村有党员18名。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种植烤烟,但烤烟种植面积及产量一直不大;随着近几年外出务工劳力增多,烤烟产业的发展更是陷入瓶颈,村民收入受到限制。为突破瓶颈,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冯时江同志带领村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同志千方百计找突破口。随着精准扶贫项目工作开展以后,冯时江终于看到了希望,他认为现在的各项扶贫资金是对全村扶贫户的最大支持,他深深地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与广大贫困户商量,自己拿出办烟得的15万地元和贫困户办起了沿河县联合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运用资源优势,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载体,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巧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成为全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典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村容村貌为把楠木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冯时江同志带领村委干部,通过多方筹措,利用有限的资金,竭力改变村容村貌。一是通过向上级部门单位争取小康寨项目和发动本村外出打工人员集资资,于20XX年顺利实现村内进村道路及环村道路硬化,第2页共3页改变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现状。二是带领村委加强对村内环境的整治,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的面貌,使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三是于2008年建成新的村级活动场所,村级活动场所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米,设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夯实了楠木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楠木村是二类贫困村,各种思想得不到解放,鸡毛蒜皮小事较多。自任村干部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