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说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摘自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摘自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坚持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结合,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教化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民风社风。”-----王歧山《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报告》“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清抑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糟粕。‘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摘自2013年9月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领导干部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告诫为政者必须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国传统典籍还有许多官德官箴,告诫为官者,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越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摘自王歧山《坚持党的领导,依规管党治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中华传统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廉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珍贵部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今天来看,涵盖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部分物质文化。廉政文化定义:廉政文化是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制度、实践及其所积累的经验。一部中华政治文明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廉政文化发展史。学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懂得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不同,廉政文化的内含不同。中国的廉政文化萌芽于夏商西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