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qì西官军》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yuán)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襄阳市刘集中学蔚文娟一二三四五诵诗文,读流畅揭诗题,知诗人借旁批,明诗意析诗句,悟诗情重总结,背诗篇岑参:唐代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和高适并称“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一、揭诗题,知诗人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塞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qì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所以就写下了这首诗——《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二、诵诗文,读流畅温馨提示:七言律诗朗读节奏可以二二三,也可以四三停顿。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三、借旁批,明诗意回京城长安的使者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形容路途遥远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托捎口信。逢入京使唐(岑参)回京城长安的使者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形容路途遥远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托捎口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途中与君马上邂逅,欲书却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欲书却无纸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1、找出其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品味其中的精彩点,并进行点评。2、充分发挥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可感,营造出有声有色的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现了作者对帝京、故园、家人相思眷恋的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类比阅读布置作业:搜集思乡的诗句,摘抄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