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说课一、说教材《盲人摸象》是趣味中国成语幼儿版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说的是几个瞎子,以各自摸到大象的耳朵、身子、牙齿、后背为依据,说大象的形状象扇子、柱子、绳子等,他们自以为是,争个不停,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识物、知人应当力戒“以偏概全”,人们常用“盲人摸象”来讽刺主观片面的人。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对成语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慷慨激昂”四个字,理解“慷慨激昂”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韵文,以及积累的成语。3、懂得成语“盲人摸象”比喻人们看问题片面,妄加判断。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围绕故事、质疑学文,理解内涵、积累成语。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再下结论。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背诵韵文,理解内涵。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的寓意,背诵积累的成语。四、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二)、师讲故事。(三)、师生互动,理解故事内容。(四)、理解寓意,导行。(五)、自学韵文、生字。(六)、表演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我说谜语“高高大大一堵墙,两耳好像蒲扇扬,长长鼻子用处大,陆上动物他最壮。”我们用眼睛看就可以知道大象的样子,那么看不见东西的盲人要想知道大象的样子,得怎么办?揭示课题盲人摸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所以我先讲一遍故事,又让学生自由读故事,最后师生共同来理解故事内容,在让学生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们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训练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然后出示大象图,让生说大象的样子,并把大象画出来,把语文与艺术融合士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突破难点,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他们没有弄清大象的样子?”从而总结出“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片面,妄加判断。也就从这里导行,教育学生看人、看事物要从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理解了这个成语,我也就引导学生积累他的近义词。韵文识字这部分内容容易理解学习,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最后我设计一个机动环节,就是表演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特别适合表演,同时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充分体现出成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