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课题课时2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感情充沛的吟诵,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品味凝炼贴切的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蕴。3、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诗人表达的感情。4、理解诗人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师生随笔一、感悟新知1、题解与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秦晋高原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作者介绍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辉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就是典范之一。3、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4、⑴、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⑵、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⑶、找几句写雪的古诗。5、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风骚惟余莽莽折腰红装素裹6、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节奏。7整首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8、请大家选择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二、探究新知1、根据课下注释,结合翻译书,疏通文意。2.找出词中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3.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可结合“千里、万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妖娆、风骚、风流人物”这些词。三.归纳整理朗读整首词,一边朗读一边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手迹,争取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四、达标测评1、《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2、毛泽东,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3、给加黑的字注音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风骚()惟余莽莽()折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导入2.检查(1)对词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检查督促。(2)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一)学习上阕:⑴、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⑵、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3)、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4)、找出动静结合写景的句子,体会其意境。⑸、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⑻、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二)学习下阕⑴、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⑵、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⑶、“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⑷、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