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重点)2.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重难点)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原料、水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动力、劳动力、政策、科技等。3.工业区位选择与原料和产品运费、劳动力成本、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分散)等密切相关。[特别提醒]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工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源等自然因素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是在区位选择上较灵活。工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2)市场、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3)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4)地区政策与投资环境、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工业联系3.工业集聚(1)好处(2)问题: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三、案例: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分析1.上海宝山钢铁生产基地(1)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和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2)矿产资源充足:优质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3)地势平坦,水源充足。(4)交通发达:江海联运,陆路交通网密布,京沪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2.湖北武汉钢铁生产基地(1)地处中部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区域协作和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文化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2)矿产资源充足:铁矿石来自附近大冶铁矿。(3)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交通发达:紧临长江和汉江,京广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3.四川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1)本地矿产资源丰富:攀枝花铁矿和钒、钛矿。(2)能源充足:六盘水煤矿、二滩的水电。(3)水源充足。(4)交通便利:成昆铁路和丽攀高速公路等经此,民航有保安营机场。1.自然因素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基础因素。(√)提示: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的土地、水源、原料,因此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2.炼油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提示:炼油厂的产品不宜长途运输,因此需要靠近市场布局,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3.近几年一些著名家具企业却选址在林区,转变为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做法不合理。(×)提示:随着家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家具多采用分散加工、集中组装的制作工艺,再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家具厂由市场指向型转变成了原料指向型。4.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季风气候区应将其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提示: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在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材料一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2007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如下图)。材料二2017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亚宣布了部分取消铝土矿的出口禁令,规定在其国内建设冶炼厂的公司在获得特别许可后出口原矿。2014年1月实施矿石出口禁令前,印度尼西亚是为中国提供铝土矿的主要国家,禁令实施后,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铝土矿。问题1(综合思维)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什么因素?提示:由材料一中“北土广树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可得出北方盛产棉花而缺少技术,南方则有技术而缺少棉花的结论。因此明初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生产技术。问题2(区域认知)与石家庄市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有关的因素有哪些?提示:由材料一可知,五大棉纺厂迁至石家庄郊外的常山纺织工业园,是因为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且郊外土地成本低。问题3(综合思维)影响印度尼西亚铝土开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由材料二可知,印度尼西亚的禁令即政策影响了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