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一、海洋权益及其范畴1.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是属于主权性质的权利和由此衍生的部分利益。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等。2.范畴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文化利益。二、我国的海洋权益1.海洋大国(1)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2)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也都拥有海洋权益。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2.南海诸岛(1)范围: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岛、礁、沙、滩组成,素有“海上明珠”之称。(2)中国领土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_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3)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范围: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2)中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活动。①历史证据: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②地质依据: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三、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1.概念:沿海国通过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海上航行安全等,以获取最大海洋利益的指导性纲领。2.地位: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1)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2)发展海洋经济。(3)维护国家海洋权益。(4)保护海洋环境。一、判断题1.一般情况下,从领海到公海,沿海国海域管辖权限逐渐缩小。()2.领海的地位低于领土。()3.我国领海基线以直线基线法确定。()4.钓鱼岛是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5.黄岩岛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6.曾母暗沙位于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7.三沙市政府驻地位于中沙永兴岛。()答案:1.√2.×3.√4.√5.√6.√7.×二、选择题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回答8~9题。8.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A.12海里B.15公里C.24海里D.34公里9.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A.海洋政治权益B.海洋经济权益C.海洋安全利益D.海洋科学利益答案:8.A9.B10.如下图,中间多边形表示一岛国。读图,该图数字所示区域为该国的()A.内水B.领海C.专属经济区D.毗连区答案:C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情景导入诱思】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位于(25°N~26°N,123°E~124°E),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图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具体范围图,图2为我国钓鱼岛照片。(1)图1中A点的领海线距我国的领海基线距离是多少?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的领土?(3)简述建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提示:(1)12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在历史上,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所谓“归属不明”的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3)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增加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维护我国渔民的正当的合法权益。【核心考点突破】1.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海域名称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