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2)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梳理:(一)人生价值观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人生价值含义: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5、树立崇高理想,实现人生目标崇高理想的作用: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二)群众观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2、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辨证关系3、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两个统一三、课堂练习:1.(07年上海)“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方永刚”三个字成为今年4月份“流行语”排行榜榜首。他说:“人活着就要尽责,就要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方永刚的事迹表明A.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B.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社会舆论C.社会给予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2.(07年江苏)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把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断理论看作是生命的最大价值,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约”和“信念支撑“。他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这说明A.集体主义是人人都在践行的价值观B.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C.个人对杜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方永刚的行为是正确价值现的评价标准3.(07年江苏)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07年广东)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A.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D.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5.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一名言蕴涵的哲理有A.人们在改造世界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B.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C.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可以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D.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6.(06文综重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2)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