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与反思第23课《囚绿记》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一、导入新课1、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二、、预习展示订正与反思2、理解下列词语,并特别关注加点的字:涸辙:揠苗助长:急不暇择: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体裁是,作者是,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入文坛,后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4、请诵读全文,理解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又写了什么?(请用“囚绿”的形式概括其他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7):绿。第二部分(8—11):绿。第三部分(12—13):绿。第四部分(14):绿。三、合作探究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句子,并用文中的词语或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它的特点。2、速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作者为什么喜欢它的“固执”?如何理解它的“固执”?4、结合写作背景,理清文章主旨。四、课堂整理1、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的情怀。2、你认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两种。(要介绍得有观点、有依据,层次分明。)五、拓展延伸1、结合“绿”被囚住后的生长状况,思考“绿”象征什么?你认为“绿”在文中具体可以指什么(联系背景)?2、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生自由发言。3、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六、当堂练习:阅读课文8-11节,完成下列题目1、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最后作者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中“珍重”这个词语的理解。